【现场访谈】
2011年3月18日,由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10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年会上对“2010年中国制造业及信息化十大热点”进行了解读。 2010年中国制造业主要呈现以下十大热点: 1、高端装备制造业倍受关注 在中国制造面临整体转型升级的今天,中国正试图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已刻不容缓,中国想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大力发展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2、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趋势 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趋势。关键是采取怎样的升值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出口型企业向良性发展方向转变。一个有效的汇率机制,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进出口商品的合理定价,改善中国贸易条件,更可能带来贸易品与非贸易品比价的正常化转变,进而改变内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扭曲状态,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3、制造企业劳资纠纷凸显 2010年,广受关注的“数连跳”事件,让富士康沦为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人们在为那些年轻生命扼腕的同时,也在质疑:一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企业为何会与“血汗工厂”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而本田汽车的连环罢工事件,再次激化外资、台资制造企业在中国的矛盾,劳资纠纷问题凸显无余。 4、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主流共识 20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始深入人心。如果说2008年中国制造业还在呼唤转型升级,探讨为什么要转型升级,那么2010年最大的变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主流共识,中国制造业开始思考转型升级的途径,并尝试将其付诸到切实的行动中去。 5、物联网落地制造业 2010年,物联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年,物联网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涉足到更广的领域,遍地开花之势已起。2010年,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获得更多民众的关注。在家电、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领域也已经开始应用。 6、通胀深层次影响制造业发展 2010年,通胀成为中国经济常态,也深刻影响了制造业。自下半年以来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购进价格有较大攀升。价格的上涨推动了PMI(采购经理指数)的增长,表面上看制造业经济扩张增长良好,但制造业却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 7、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将大幅增加 享有“下一个4万亿”之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出炉,在2010年底,搅动起了相关制造产业的投资热潮。国务院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七个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支持。 8、节能减排重拳出击 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我国做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承诺后,这项工作更被提到各项工作之首。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处于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多与等节能减排有关的产业也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9、世博展示中国创造的力量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得以实现向世界展示科技进步的愿望,这一届世博会上,无论是上千辆穿梭于世博园区的新能源汽车,还是遍布园区、节能环保的LED技术照明;无论是安全供水超过10多万吨的直饮水系统,还是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数项“中国创造”服务着上海世博会。 10、中国制造业面临深层次结构调整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面临着失调、失控等诸多问题,制造业的深层次结构调整也迫在眉睫。在解决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结构调整问题的浪潮中,“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2010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呈现以下十大热点: 1、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将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时期。 2、绿色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然而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坚持并作为其战略经营决策。 3、物联网及RFID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结合日趋深入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相关标准产业的出台,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RFID成了2010年的重要名词,企业供应链与RFID技术的紧密结合,将实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控、可追溯,众多RFID厂商也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 4、 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作为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制造企业可通过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管理、能源管理、工艺流程改优化、能耗及排放在线检测等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5、MES应用初见成效,形成热潮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生产过程管控的关注和信息化需求的提升,2010年,MES掀起了一股应用热潮。而和几年前大多数企业还在困惑于什么是MES相比,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已经开始初显成效。MES还将持续热下去! 6、 协同设计仿真平台引领复杂产品研发趋势 在复杂产品研发领域,协同地理产品设计及仿真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与风险的关键。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的方法强化了软件之间的协同研发能力,均衡多物理属性的开发需求,强调了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7、数字化工厂不是梦 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工艺系统,CAD/CAM系统与数控系统,车间的数字化仿真与制造执行系统等的集成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产品仿真、虚拟试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是企业连结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 8、产品文档与数字化结合,增强三维交互体验 随着3D设计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产品的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支持产品的制造,也可以在产品的安装以及维修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品文档与三维模型的结合已成为PLM技术扩展应用的重要方向,各大厂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9、 移动计算,让业务更加灵活 随着3G网络的逐步成熟和智能终端的积极跟进,移动计算应用成为可能。2010年,企业级的移动应用成为企业CIO信息化选型的关注点之一。SAP基于Sybase移动平台提供了针对特定行业的移动应用程序。Oracle、用友、金蝶也悄然向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迈进。 10、信息化规划升级,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与以往信息化规划不同,十一五末的这轮信息化规划热潮,从现状评估入手,以企业战略为根本,以系统集成为重点,以企业架构模型为依据,为企业搭建整体的信息化体系架构,支持企业高效的、低成本、低风险、可维护、可扩展的信息化建设。李培根院士的演讲赢得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表示希望李教授能够经常参会并对制造企业指导工作。
【典型案例】
本视频是由中国船舶702所CIO冷文浩于11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的2010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上以“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趋势分析”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主要:一、介绍了七0二所的技术概况; 二、CAE信息化发展历程: 1.商业软件二次开发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分享实施案例; 2.自研软件集成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举例分享; 3.多种软件集成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分享实施案例; 4.自研集成平台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实施案例分享; 三、数据库发展历程: 1.船舶技术性能数据库的功能成果和库结构设计; 2.舰船数字化师范工程数据库平台项目介绍与相关实验流程; 3.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项目介绍和网络拓扑图; 4.智慧城市信息系统项目介绍和开发思路; 四、自研CAE平台简介: 1.软件集成产业的发展历程; 2.平台特色; 3.实施案例; 五、自研TDM平台简介: 1.实验全过程管理; 2.数据源; 3.数据预处理; 4.数据存储与管理; 5.数据展现和后处理; 6.与其他系统集成; 7.系统安全及其它。
【在线讲坛】
本视频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明新国教授于11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的2010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上以“产品研发设计及其信息化体系建设”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主要:一是产业链发展趋势:首先从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调整、先进制造业转向和竞争界面前移五个方面介绍了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另外也从产品生命周期的效益曲线指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科学发展观;二是新产品研发设计-体系架构:产品创新目标就是提升企业创新产品研发设计的核心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同时研发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满足产品的需求,同时还分享了某企业的高阶研发管理流程设计;三是理论、方法、技术、系统:其中主要介绍了产品研发的方法和历史上的工业范例并分析了集成产品开发团队智能表及研发信息化和产品创新平台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框架及体系结构。
【在线讲坛】
本视频是由清华大学莫欣农教授于11月25-26日在苏州举办的2010中国制造业产品创新数字化国际峰会上以“产品创新过程管理的发展与应用趋势”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首先就制造企业成熟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成熟的关键分析出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价值创新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大转型:其中用陕西鼓风机案例分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价值链的产品创新,再用阿米巴式的管理、流程再造和价值链竞争分析灵活、快速、高效的管理创新,最后图文并茂的用结构的复杂性、传感器的数量、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和网络通讯的发达指出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的价值创新;接着分析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信息化时代的新特点;最后阐述了信息化时代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产品创新趋势。
【现场访谈】
2010年12月16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生产执行系统分会(MES分会)、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联合主办,e-works承办的第五届主题为“MES应用,实现数字化制造”的MES年会在武汉葛洲坝大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各行各业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与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的MES领域专家共计百余人参与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林萍华副校长致开幕辞,浙江大学副校长褚键教授,发表了主题为流程工业的两化融合,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邵新宇教授介绍了物联网的技术及其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本次会议聚集了全国各地制造业信息化知名专家。 其中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于海斌副所长介绍了制造执行系统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主任王宏安对面向流程企业的操作智能进行了分析,;华中科技大学黄刚副教授分享了离散行业MES的研究与应用实践;重庆大学制造工程研究所副所长鄢萍教授介绍了作业车间制造过程信息的采集和集成与广义制造执行系统;浙江大学先进控制研究所副所长苏宏业教授介绍了瓦斯系统的平衡与优化调度技术及应用。 除了专家们的精彩演讲,来自东风乘用车的盛亚军向与会企业介绍了MES在东风的应用情况;来自罗克韦尔自动化的王珣经理分析了罗克韦尔MES行业套件;青岛海天炜业自动化的刘安正总经理分享了工厂信息化数据互联及安全解决方案。 与会人员在会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并希望明年MES年会还将继续召开!
【在线讲坛】
本视频是由e-works总编黄培博士于5月27日在西安香格里拉金花大酒店举行的2010(第四届)中国制造业IT创新技术应用年会上以“制造业转型趋势下的IT创新之道”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制造业发展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六大趋势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指出中国制造业为什么需要亟待转型升级?分析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三大途径:一是实现企业产业转型;二是实现盈利模式转型;三是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接着指出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必要的信息化基础在哪几个方面?IT技术对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以及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特征;第三叙述制造企业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制造企业的信息安全构架,安全与高效二者能否兼得;紧接着指出信息化部门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部门的核心任务以及CIO的核心任务;最后简单的介绍e-works概况和相关服务。
【典型案例】
2009年12月18日,由湖南省科技厅主办,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湖南天工远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深化应用(长沙)论坛暨湖南制造业CIO沙龙”在长沙富丽华大酒店成功召开。泰格林纸集团网络中心副主任刘毅先生在会上就“构建林浆纸一体化信息平台”的主题发表了演讲。 一、泰格林纸集团简介。 二、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1、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总公司-经营控制;集团下属企业及合作伙伴-主增值业务链、支撑保障业务链)2、信息系统规划(集团经营管理环境建设、基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三、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及成果:1、基础网络平台的建设;2、利用门户系统整合资源;3、资金结算、核算;4、MES系统;5、浆纸平衡子系统。 四、企业信息化后续计划:1、IT运维管理;2、IT服务管理流程;3、物流与电子商务平台;4、商业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