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访谈】
2013年3月14日至15日由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与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中心联合主办的“2013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共有来自20多个省市400多名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徐愈司长出席大会并致辞。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发布了“2012-2013年度中国制造业与信息化十大热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博士分析了我国工业经济发展和机遇、e-works总编黄培博士对中国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趋势进行了解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戴定一副会长、机械工业出版社李奇副社长、著名信息化专家陈启申、蒋明炜、王汝林出席了会议, IBM、联想、炎黄盈动、惠普、罗克韦尔、易往、Infor、重庆斯欧、艾普工华、通力、恩柏科等国内外知名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与会嘉宾带来了技术和产品的讲解和展示。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2012年度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颁布了“2012年中国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杰出CEO”、“2012年中国制造业杰出与优秀CIO”、“2012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最佳实践奖”、“2012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供应商”及“2012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优秀推荐产品”等奖项。 自2003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届,是中国制造企业、信息化供应商以及政府机构和高校学者之间重要的对话平台,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
【现场访谈】
施振荣(Stan Shih)先生:全球著名IT企业宏碁集团创始人,挑战世界的华人企业家。1976年创办宏碁公司。1981年开始生产自创的品牌机,1988年宏碁电脑成为热门产品,1992年施振荣再造新宏碁,1995年获《世界经理人文摘》全球15位最创时势的企业家,1996年被《商业周刊》选为全球25位最佳企业总裁之一。在宏碁公司基础上,施振荣先生又创立了明基、纬创等世界级的电子制造企业。2004年,施振荣先生退休之后,主要从事促进产业发展的公益事业。 2012年11月4日,e-works总编黄培博士在上海举行的‘2012中国管理全球论坛’之制造业转型主题论坛上,现场访谈了施振荣先生,请他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迎接“微笑时代”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现场访谈】
2012年9月21日,由e-works主办的2012年(第四届)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峰会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近300名制造企业的CIO和 供应链主管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秉承一贯的高端品质,邀请了来自信息化服务商和制造企业 的权威嘉宾,从整链整合到行业细分,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分享,各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多种案例全面诠释了峰会的主题“打通制造业全程供应链”。 e-works总编黄培博士致开场辞,并带来了“中国制造业转型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趋势”的综述演讲。他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制造业最新发展动态,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用市场的热点和趋势,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以及供应链管理如何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JDA公司大中国区服务总监萧君强先生,IBM公司资深专家梁宁先生 ,锐捷网络企业行业部总经理邓卫松先生, SEEBURGER高级技术顾问喻佳先生,SAP中国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总监周金宏先生,安码中国技术总监李勇先生 ,明基逐鹿SRM产品高级顾问管斌先生以及Supplyon上海公司总经理郑梓熙女士分别在会上进行了演讲,分析了制造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面临的挑战,并纷纷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专业的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 本届峰会还邀请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制造企业——方太电器、上海大众汽车、AO史密斯与现场嘉宾分享了各自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心得。 峰会设立了圆桌讨论,邀请来自 制造企业和厂商的嘉宾代表就 制造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应用 需要具备哪些基础、制造企业如何规划 实施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的路线图等问题展开讨论,表达了各自的见解。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峰会一直信息化交流沟通的平台,会议的最后,所有与会嘉宾围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届峰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现场访谈】
2012年3月15-16日,由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中心与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联合主办的“2012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著名制造业专家、经济学家、信息化专家、知名制造企业CEO及CIO、主流信息化软硬件提供商、信息化咨询专家等共40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盛会。 15日的会议“探索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之道”在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的演讲中拉开帷幕。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解读了“2011-2012中国制造业与信息化十大热点”。著名制造业信息化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杨海成总工程师做了题为"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精彩演讲。吴忠仪表公司总经理马玉山从制造企业的角度出发阐述分析了“两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来自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咨询师魏云峰、SAP中国行业业务解决方案部总监彭俊松 、联想高级产品及联盟合作经理徐洪 等专家分别立足自身,探讨信息化软硬件产品如何支撑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首日的圆桌会议参与研讨的嘉宾有吴忠仪表公司总经理马玉山、京东方茶谷电子总经理赵铮骁、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高级咨询师魏云峰、SAP中国行业业务解决方案部总监彭俊松博士等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价值及途径进行了深度剖析。。 。。.。。。,。。 16日论坛会议主要围绕“信息化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展开。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院士发表题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工程的战略意义与路线图”的演讲。中纺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骆学农、玉柴重工COO简仪、普析通用严加琦副部长各自分享了信息化成功经验。宇通重工总经理助理康洺、长安汽车管理信息部部长胡朝晖、济钢集团自动化部副部长夏升华、真维斯(中国)CIO钱治航在上午的圆桌论坛中就“信息化如何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这一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在下午的圆桌论坛中来自建设摩托车信息管理部部长夏敏、北京内联升鞋业总经理助理程旭、卫华集团CIO牛力、安徽安凯汽车CIO马建军从制造企业CIO的角度出发对“信息化如何取得实效”发表了各自观点。 同时,中国惠普信息产品集团工作站产品销售总经理方治、安世亚太高级副总裁田锋、KRONOS大中华区总经理缪青、JDA供应链和运营专家Louis Tremblay、Rockwell中国北方区业务经理王珣、青铜器软件高级工程师朱学奎、EPICOR解决方案经理夏强、Riverbed大中华区产品市场总监丁伟、Infor亚太区汽车行业总监周庆华在论坛上剖析了各自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案例。 高峰论坛还举行了“2011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仪式,8位制造企业CEO获得“2011年中国制造业推进两化融合杰出CEO”称号,20位制造业CIO获得“2011年中国制造业杰出”奖项,28位制造业CIO获得“2011年中国制造业优秀CIO”奖项,24家企业获得“2011年制造业信息化应用领先”奖,32家企业获得“2011年制造业信息化应用最佳实践”奖,48项信息化产品获得“2011年制造业信息化优秀推荐产品”奖,45家供应商获得“2011年制造业信息化杰出暨优秀供应商”奖项。分别由邵新宇、陈启申、莫欣农、王汝林等著名制造业信息化专家颁发各大奖项。 为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e-works于3月15日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盛大的"e-works十周年"庆典晚宴。本次高峰论坛的成功举行对于中国制造业通过两化融合促进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在线讲坛】
本视频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于3月18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上以“2010年中国制造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一、制造业十大热点:1.高端装备制造业倍受关注;2.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趋势;3.制造企业劳资纠纷凸显;4.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主流共识;5.物联网落地制造业;6.通胀层次影响制造业发展;7.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将大幅增加;8.节能减排重拳出击;9.世博展示中国创造的力量;10.中国制造业面临深层次结构调整。二、2010-2011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十大热点:1.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2.绿色设计与制造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3.物联网及RFID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结合日趋深入;4.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5.MES应用初见成效,形成热潮;6.协同设计仿真平台引领复杂产品研发趋势;7.数字化工厂不是梦;8.产品文档与数字化结合,增强三维交互体验;9.移动计算,让业务更加灵活;10.信息化规划升级,助理企业持续发展。
【现场访谈】
2011年3月18日,由e-works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制造业CIO年会暨2010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在年会上对“2010年中国制造业及信息化十大热点”进行了解读。 2010年中国制造业主要呈现以下十大热点: 1、高端装备制造业倍受关注 在中国制造面临整体转型升级的今天,中国正试图将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之一。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已刻不容缓,中国想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战略转型,一定要大力发展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用中国装备装备中国。 2、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型企业发展趋势 长远来看,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趋势。关键是采取怎样的升值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出口型企业向良性发展方向转变。一个有效的汇率机制,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进出口商品的合理定价,改善中国贸易条件,更可能带来贸易品与非贸易品比价的正常化转变,进而改变内部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扭曲状态,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 3、制造企业劳资纠纷凸显 2010年,广受关注的“数连跳”事件,让富士康沦为媒体口诛笔伐的焦点。人们在为那些年轻生命扼腕的同时,也在质疑:一家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一直秉承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企业为何会与“血汗工厂”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而本田汽车的连环罢工事件,再次激化外资、台资制造企业在中国的矛盾,劳资纠纷问题凸显无余。 4、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主流共识 20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始深入人心。如果说2008年中国制造业还在呼唤转型升级,探讨为什么要转型升级,那么2010年最大的变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主流共识,中国制造业开始思考转型升级的途径,并尝试将其付诸到切实的行动中去。 5、物联网落地制造业 2010年,物联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年,物联网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涉足到更广的领域,遍地开花之势已起。2010年,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获得更多民众的关注。在家电、工程机械等制造业领域也已经开始应用。 6、通胀深层次影响制造业发展 2010年,通胀成为中国经济常态,也深刻影响了制造业。自下半年以来企业成本压力持续加大,购进价格有较大攀升。价格的上涨推动了PMI(采购经理指数)的增长,表面上看制造业经济扩张增长良好,但制造业却在承受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 7、战略新兴产业投入将大幅增加 享有“下一个4万亿”之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出炉,在2010年底,搅动起了相关制造产业的投资热潮。国务院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这七个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将从财税金融等方面出台一揽子政策加快培育支持。 8、节能减排重拳出击 自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我国做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碳排放承诺后,这项工作更被提到各项工作之首。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环保处于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多与等节能减排有关的产业也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 9、世博展示中国创造的力量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得以实现向世界展示科技进步的愿望,这一届世博会上,无论是上千辆穿梭于世博园区的新能源汽车,还是遍布园区、节能环保的LED技术照明;无论是安全供水超过10多万吨的直饮水系统,还是全球首个TD-LTE演示网,数项“中国创造”服务着上海世博会。 10、中国制造业面临深层次结构调整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一年。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面临着失调、失控等诸多问题,制造业的深层次结构调整也迫在眉睫。在解决我国制造业深层次结构调整问题的浪潮中,“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我国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2010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主要呈现以下十大热点: 1、 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经过长期发展和完善,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两化融合”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将步入全面渗透、加速转型、深度应用的新阶段,成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时期。 2、绿色设计与制造 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 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然而绿色发展模式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企业持续不断的坚持并作为其战略经营决策。 3、物联网及RFID技术与企业供应链结合日趋深入 随着国家政策扶持,相关标准产业的出台,物联网及其核心技术RFID成了2010年的重要名词,企业供应链与RFID技术的紧密结合,将实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可控、可追溯,众多RFID厂商也提出了相应的行业解决方案。 4、 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节能减排作为中国的一项长期国策摆在了突出重要的地位,制造企业可通过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管理、能源管理、工艺流程改优化、能耗及排放在线检测等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快速发展。 5、MES应用初见成效,形成热潮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对生产过程管控的关注和信息化需求的提升,2010年,MES掀起了一股应用热潮。而和几年前大多数企业还在困惑于什么是MES相比,中国制造业MES应用已经开始初显成效。MES还将持续热下去! 6、 协同设计仿真平台引领复杂产品研发趋势 在复杂产品研发领域,协同地理产品设计及仿真过程中的各项关键技术,成为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与风险的关键。面向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仿真平台的方法强化了软件之间的协同研发能力,均衡多物理属性的开发需求,强调了集成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7、数字化工厂不是梦 数字化工厂通过数字化设计与工艺系统,CAD/CAM系统与数控系统,车间的数字化仿真与制造执行系统等的集成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设计、产品仿真、虚拟试生产等多个环节的数字化,是企业连结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桥梁。 8、产品文档与数字化结合,增强三维交互体验 随着3D设计技术的普及和深入应用,产品的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支持产品的制造,也可以在产品的安装以及维修服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产品文档与三维模型的结合已成为PLM技术扩展应用的重要方向,各大厂商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 9、 移动计算,让业务更加灵活 随着3G网络的逐步成熟和智能终端的积极跟进,移动计算应用成为可能。2010年,企业级的移动应用成为企业CIO信息化选型的关注点之一。SAP基于Sybase移动平台提供了针对特定行业的移动应用程序。Oracle、用友、金蝶也悄然向移动应用解决方案迈进。 10、信息化规划升级,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与以往信息化规划不同,十一五末的这轮信息化规划热潮,从现状评估入手,以企业战略为根本,以系统集成为重点,以企业架构模型为依据,为企业搭建整体的信息化体系架构,支持企业高效的、低成本、低风险、可维护、可扩展的信息化建设。李培根院士的演讲赢得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表示希望李教授能够经常参会并对制造企业指导工作。
【在线讲坛】
本视频是由e-works总编黄培博士于5月27日在西安香格里拉金花大酒店举行的2010(第四届)中国制造业IT创新技术应用年会上以“制造业转型趋势下的IT创新之道”为主题的演讲。 演讲内容主要是围绕制造业发展全球化、精益化、专业化、服务化、绿色化和智能化的六大趋势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指出中国制造业为什么需要亟待转型升级?分析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三大途径:一是实现企业产业转型;二是实现盈利模式转型;三是企业运营模式转型。接着指出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必要的信息化基础在哪几个方面?IT技术对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以及制造企业信息系统的特征;第三叙述制造企业突出的信息安全问题:制造企业的信息安全构架,安全与高效二者能否兼得;紧接着指出信息化部门的发展趋势,信息化部门的核心任务以及CIO的核心任务;最后简单的介绍e-works概况和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