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讲坛】
主讲人【
e-works 黄培
】
【2024-04-07】
2023年3月10日,e-works“第六届智能工厂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带来了e-works归纳总结的“2023智能制造十大热点”,并阐述了e-works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整理了智能制造推进特点和推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并分享了e-works智能制造规划“四部曲”与智能制造成熟度评估模型。
【2024-01-31】
2023年11月3日,e-works“2023东南智能制造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剖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解了智能制造推进的特点和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误区、智能工厂建设的五级进阶,并分享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黄博士指出,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旅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种专业背景的人才协作、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多种类型的外部合作伙伴;并强调推进智能制造,基础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现场访谈】
田野 李斌 刘涛 唐艳芳 黄培
【2023-12-27】
《知行·科创大家说》是由湖北技术交易所指导,湖北省技术市场协会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综合频道承办的湖北首档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的访谈节目。在第二期节目中,武汉恒力华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涛、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运营总监唐艳芳、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培分别讲述了在智能制造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赛道上,扬长避短发挥企业优势,通过数字力量助力企业做大做强,为湖北的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贡献自身力量的经验做法。
【2023-11-29】
2023年7月19日,e-works“第二十届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西安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剖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解了制造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误区,并介绍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七种模式。他表示,在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同时,制造企业也需要关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数字文化等数字化软环境的建设。
【2023-09-27】
2022年11月17-18日,e-works在武汉举办了“第八届国际智能制造(武汉)论坛”。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为制造企业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趋势提出了十点建议,详解了智能工厂建设的进阶方向与智能制造的推进策略,以及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等热门技术及应用。
【2023-08-30】
2023年6月9日,e-works“2023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夏季论坛”在佛山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剖析了中国制造业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讲解了智能制造推进的特点和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误区、智能工厂建设的五级进阶,并分享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
【2023-06-21】
2022年10月28日,e-works“2022国际智能制造(上海)论坛”在上海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深入剖析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制造企业需要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供应链风险,并构建供应链疆域图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实现供应、生产、需求、资金流、物流五个方面的协同。此外,黄博士还具体介绍了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等热门技术及应用,并对制造企业如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趋势提出建议。他表示,企业要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与能源管理,强化工业安全,加速服务化转型。
【2023-06-20】
2023年4月28日,e-works在广州成功举办“2023国际智能制造(广州)论坛”。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阐述了e-works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讲解了智能制造推进特点和推进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误区,并对数字孪生的应用与前景做了分析与总结。
【2023-04-07】
2022年7月28-29日,e-works“第十一届中国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杭州举办。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深入剖析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介绍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七个模式,展示了智能制造前沿趋势,并对工业互联网与数字孪生等热门技术及应用、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的误区与难点发表了专业见解。同时,他还对制造企业如何积极应对经济不确定性提出建议。他表示,企业要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与能源管理,强化工业安全,加速服务化转型。
【2023-03-15】
2022年8月25日,e-works“2022国际智能制造(西南)论坛”在成都举办。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e-works CEO黄培博士深入剖析了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指出制造企业需要能够识别各种类型的供应链风险,并构建供应链疆域图实现可视化管理,从而实现供应、生产、需求、资金流、物流五个方面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