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讲坛】
本资料为2009年(第六届)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上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魏美钟的发言。 1、信息系统应用情况:大华股份以ERP为核心,初步实现企业内财务管理、生产控制、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四大体系的物流、资金流、人力流、信息流的集成;在ERP的基础上,架设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网上报销系统(e-Expense),组装流水线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下一阶段,计划通过供应商协同管理平台和客户门户,实现信息的向上游(供应端)及下游(需求端)延伸。 2、业务流程设计的背景。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壮大,每月都有大量的采购业务,以及供应商款项支付业务。采购员和应付会计、出纳每日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处理供应商款项支付,使得供应商款项支付处于无序状态,使得公司的现金流可控性差,资金计划的准确性下降。 3.信息化效益分析。大华企业管理系统(金蝶K3)项目建设的2年时间,是大华公司跳跃式发展的阶段。大华企业管理系统(金蝶K3)的顺利运行为大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运营保障基础。
【典型案例】
此资料为吉利集团信息管理部部长丁少华先生在e-works管理信息化大会上精彩发言。在整个企业发展中第一个步骤是发展数字化管理。数字管理是企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途径,这是信息管理的一个目标,现在的分工越来越密集,所以部门间的协作就会做的比较大。第二个步骤就是通过信息的销售共享,通过流程实现我们的协同效应,从而保证整体的税率,这个是做信息化的初衷。 而商务智能的概念已经讲了很多年,认识它的方法论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理解业务要站在总经理的角度想,就是做商务智能,要有管理上的需求。商务智能本身要有一个分析的模型,我们必须要把他的收入定义清楚,因为我们企业都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做效益最大化。要做到企业资源的合理分布,保证资源的有效分配。接下来我们做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都是在ERP系统里面做的,把数据进行评估,如果不评估数据就无法衡量。可以根据市场占有率跟过去的目标比,找出正确的差距,查出差距的原因,最终把报告提供给管理层,同时也要弥补差距。
【典型案例】
本资料2009年e-works管理信息化大会Kronos的产品介绍,里面详尽地阐述了管理信息化对危机中制造企业的助力作用,先从车间管理的两个实例:人工效率和设备效率入手,讲述了2个公司实际应用的案例。介绍Kronos工时表:包含出勤,项目工时,非项目工时,加班和请假,按班组和周期来看。项目收益:实现工人工时,效率的统计,工人效率提高10%以上。有效实现排班,加班管理,遵从新劳动法。车间工单完工实现与ERP系统对接,工单完工及时性提高了25%,准确性提高了13%,工单完工周期缩短到3天左右。简化车间系统操作流程,使其更专注于生产。适用场景有大型加工中心,加工周期较长,通常一周以上,对工时准确性要求高,如按项目生产,单件记成本等。
【在线讲坛】
该资料系2009年e-works管理信息化大会Intermec华东区周游对于实时数据采集与供应链管理产品介绍,里面详尽地做出了阐述: 1、Intermec公司的介绍,Intermec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服务,帮助客户拥有识别、追踪和管理重要资源的能力,使业务能够应对每天的变革。 2、实时数据采集与供应链管理的技术介绍。仓库解决方案:在全球超过17,500个仓库得以应用。车载解决方案:在全球超过250,000辆车上得以应用。整个是处于全球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行业的领先地位。 3、实时数据采集与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帮助。通过在制品追踪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将自动实时数据采集集成到MES,WMS,ERP等各种管理系统,从而帮助企业显著减小出错并提高生产力。 4、Intermec的案例分析。
【在线讲坛】
2009年7月2日,2009(第六届)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会上e-works总经理黄培博士“制造业管理信息化新兴技术分析与研究”主题发表了演讲。 演讲中,黄博士首先介绍了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应用情况,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应用了ERP或者其中的部分模块,而其他新兴系统的应用比例还很低,未来将是管理信息化领域的重点。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信息化仍停留在核心部门级应用,只有11.3%的企业进入了深化应用阶段,而从应用效果来看,部分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要好于ERP,但新兴技术仍不完善。接着黄博士逐一介绍了CRM、MES、SCM、BI、BPM等新兴技术的价值和应用趋势,同时对互联网下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做了深入分析。最后e-works对在面对众多新兴信息系统时应该如何选择给出了建议。
【在线讲坛】
2009年7月2日,以“管理信息化助制造企业应对危机”为主题的 “2009(第六届)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在杭州隆重开幕。会上TIBCO中国区高级技术顾问罗学聪先生就《建立企业标准化IT架构,实现应用信息无缝整合》的主题发表了演讲。 一、制造业IT整合架构的几种模式:1、分布式架构实现实时数据分发,2、适配器接入,服务总线转换,3、内部流程与外部流程无缝对接,4、从关注IT技术向业务流程管理转变,5、事件驱动实现预测业务,6、TIBCO的整合参考架构。 二、TIBCO客户的价值体现:1、台积电生产系统整合,2、倍耐力(全球分销供应链可视化与需求管理)案例分析,3、P&G-客户驱动的供给网络项目(CDSN)案例分析,3、TIBCO的过去、现在与未来,4、TIBCO为客户创造的价值。
【典型案例】
本资料为e-works2009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ERP实施与应用分论坛”上奥康集团信息总监肖忠先生的演讲实录。整个演讲主要是对奥康ERP项目实施的经验之谈。 1、ERP实施的背景。 在1998年,引入了一个财务软件。2005年,自行开发了一些系统进行部门的应用,但是,系统功能还是比较缺失,数据无法有效的集成,流程不能统一管控的过程也是日趋严重,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制约企业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我们在2005年时,进行ERP的选型工作。 2、ERP的项目选型。制定了详细的选型方案,我们通过四个方面:第一是技术架构评估,第二是产品功能评估,第三是客户应用评估,第四是方案实施评估。 3、ERP项目的实施。实施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一是项目的定义;二是规划业务蓝图,三是有了蓝图以后就是蓝图的实现,四是上线的准备;五是进行系统的上线工作。六是项目验收。4、ERP的建设成果。5、ERP的推行体会。
【在线讲坛】
2009年7月2日,由e-works主办的以“管理信息化助制造企业应对危机”为主题的 “2009(第六届)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在“ERP实施与应用分论坛”上, Infor最佳实践伙伴科箭公司资深咨询顾问李先锋先生以“Infor Visual ERP深化应用”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演讲主要包含两大方面: 第一是Infor Visual ERP APS深化应用:1、Visual ERP APS的主要特点;2、客户的需求;3、主要解决方案。 第二是Infor Visual ERP Quality深化应用。